新聞詳情
九畫設計,中信云邸童學館 | 《論語》這9個細節告訴你,身邊的人誰最靠譜!一 守 信 《論語》上說,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 人要是沒有信用,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,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,就無法行走。 曾子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。有一次,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,孩子哭鬧著也要去。妻子哄孩子說,你不要去了,我回來殺豬給你吃。她趕集回來后,看見曾子真要殺豬,連忙上前阻止。 曾子說,你欺騙了孩子,孩子就會不信任你。說著,就把豬殺了。 曾子不欺騙孩子,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。 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,做承諾之前,一定要考慮清楚,是否能給出承諾。若不能,坦誠地解釋原因,然后優雅地拒絕;如果答應了,無論過程有多困難,即便是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,也一定要兌現。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,一向重諾言,講信用。人們都說“得黃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諾”。 守信,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!堂堂正正做人,明明白白做事!永遠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,因為別人信任你,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的價值!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產,守信方得人心。 二 守 時 除去信守承諾,排在第二位的,莫過于有強烈的時間觀念,能夠守時。 答應了什么時候要做到的事情,就一定要在時間節點之前做到,最好是還能稍微提前一點。 1779年,德國哲學家康德計劃到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,去拜訪老朋友威廉?彼特斯。康德動身前曾寫信給彼特斯,說自己將于3月2日上午11時之前到達。 康德3月1日就趕到了珀芬小鎮,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輛馬車前往彼特斯的家。老朋友的家住在離小鎮12英里遠的一個農場里,小鎮和農場中間隔了一條河。當馬車來到河邊時,細心的車夫說“先生,實在對不起,不能再往前走了,因為橋壞了,很危險。” 康德下了馬車,看了看橋,中間的確已經斷裂了。河面雖然不寬,但水很深,而且結了冰。 “附近還有別的橋嗎?”康德焦急地問。車夫回答說:“有,先生。在上游6英里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橋。”康德看了一眼懷表,已經10時了。“如果趕那座橋,我們以平常速度什么時候可以到達農場?”“我想大概得12時30分。”康德又問:“如果我們經過面前這座橋,以最快速度什么時間能到達?”車夫回答說:“最快也得用40分鐘。” 康德跑到河邊的一座很破舊的農舍里,客氣地向主人打聽道:“請問你的這間房子要多少錢才肯出售?”農婦大吃一驚:“您想買如此簡陋的破房子,這究竟是為什么?”“不要問為什么,您愿意還是不愿意?”“那就給200法郎吧!” 康德付了錢,說:“如果您能馬上從破房上拆下幾根長木頭,20分鐘內把橋修好,我將把房子還給您。” 農婦把兩個兒子叫來,讓他們按時修好了橋。馬車平安地過了橋,飛奔在鄉間的路上,10時50分康德趕到了老朋友的家。在門口迎候的彼特斯高興地說:“親愛的朋友,您可真守時啊!”康德在與老朋友相會的日子里,根本沒有對其提起為了守時而買房子、拆木頭過河的經過。 后來,彼特斯在無意中聽到那個農婦講了此事,便很有感慨地給康德寫了一封信。信中說到:您太客氣了,還是一如既往地守時。其實,老朋友之間的約會,晚一些時間是可以原諒的,何況您還遇到了意外。 一向一絲不茍的康德,在給老朋友的回信中寫了這樣的一句話: 在我看來,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,無論是對老朋友,還是對陌生人,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。 守時,可以看出你對待別人的態度,一個不守時的人,不只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,更是在消磨別人對你的耐心和信任感。 守時也可以看出你做事的態度,不守時的人,不是你運氣太差,是你的時間觀念太差,硬生生趕走自己所有的好運氣。 三 勇 于 認 錯 一個人的際遇安危、成敗得失,往往和自己能否認錯有十分密切的關系。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“將相和”,藺相如能夠“相忍為國”,固然贏得后人尊敬;廉頗勇于認錯,登門“負荊請罪”,同樣流芳千古。 人不怕犯錯,就怕沒有認錯的勇氣。勇于認錯的人大多容易進步。 真正內心勇敢的人,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,錯了就是錯了,大大方方承認,從中吸取教訓,并保證下一次不再犯就好了。越是遮遮掩掩,甚至把責任推脫到其他人的身上,是一種非常沒品的、不靠譜的行為。 認錯不但不會失去自己的身份,反而能贏得更多的尊重。認錯,實在是一門很高的人生哲學,值得世人深思。 四 不在背后談論別人 海明威有這么一句名言: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,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。大多數時候,我們說得越多,彼此的距離卻越遠,矛盾也越多。 在溝通中,大多數人總是急于表達自己,一吐為快,卻一點也不懂對方。兩年學說話,一生學閉嘴。懂與不懂,不多說。心亂心靜,慢慢說。若真沒話,就別說。 為什么人有兩只耳朵,而只有一只嘴巴,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多聽、少說。多多聽取別人的意見,努力豐盛自己,少在背后說人。 中國有句俗話:“寧在人前罵人,不在人后說人。” 沒有完美的人,人人都有缺點,別人有缺點有不足,你可以當面指出讓他改正,但千萬不要當面不說背后亂說。這樣的人,不僅會令被說者討厭,同樣也會令聽者討厭。 所以,真正聰明的、靠譜的人,從不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。 五 心中有他人 靠譜的人,心中除了自己,還很會照顧身邊的人。 心理學里說,所謂的高情商,首先需要你有同理心。什么是同理心呢?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,體察他的所思所想,并根據他的情緒做出合理反應的能力。 蔡康永曾講過一個故事。 小時候,他到一個富貴人家吃飯。餐桌上,他第一次吃到魚翅,忍不住拉著媽媽問:“這是什么呀?怎么這么好吃啊?”女主人微微笑道:“這是粉絲,喜歡就多吃點哦。”長大成名后,蔡康永又去了許多飯局。他發現,主人們總是喜歡夸耀食材之罕有,價格之昂貴,以此作為炫耀自己財富身份的契機。 走過了千山萬水的蔡康永,在那個時刻,才終于明白小時候餐桌上萍水相逢的女主人的溫柔用心。 子曰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”真正靠譜的人,心里一定有他人。 六 不吹噓 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。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做人要謙遜,切忌自滿。 靠譜的人,一定也是一個謙遜的人,他從來不會吹噓自己有多厲害,在他們看來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會夸大自己的才能,腳踏實地、誠誠懇懇做好自己的事情。 而喜好吹噓的人,剛開始接觸時,可能容易讓人覺得他無所不能,對他有所好感,但幾番接觸下來,尤其是遇到實實在在的問題時,他的行為或者做事的效果與他之前夸下的海口嚴重偏離。 踏踏實實做人、實實在在做事,有多大的能力說多大的事兒,這樣的人,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 七 足夠真誠 一個真誠的人,會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,越真誠越有內涵。 《中庸》里說:誠者物之終始,不誠無物。是故君子誠之為貴。 在美國,一家百貨商店里,由于突下大雨,有位衣著簡樸的老太太渾身濕透進來避雨,幾乎所有的售貨員都不愿搭理這位老太太。 有位小伙子很誠懇對老太太說,“夫人您好,能為您做些什么?” “不用了,我躲一下雨馬上就走。” 老太太覺得借別人的地方躲雨,有點不安,就想買一點商品,可是轉了半天實在不知道買什么。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對老太太說,“夫人,不必為難!我搬了一張椅子放在門口,您安心休息就好了。” 兩個小時后雨停后,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離開了。 幾個月后,這個小伙子獲得一個機會,被指定代表這家百貨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談業務,利潤巨大。 后來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給的機會,這位老太太不是別人,正是美國億萬富翁“鋼鐵大王”卡內基的母親。 于是,這位小伙子由此一帆風順,青云直上,成為“鋼鐵大王”卡內基的左膀右臂,同時也是地位僅次于卡內基的富可敵國的重要人物。 很喜歡這么一句話: 沒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誠,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道路。真正靠譜的人,從不想著投機取巧,永遠真誠地對待他人,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取想要的結果。 八 不占小便宜 有一次坐高鐵,身上帶了點小餅干,正吃著,發現過道上一個小妹妹盯著我手里的餅干,一臉渴望。被她的樣子逗樂了,隨手拿了一包說:“小妹妹,拿去吃吧。” 本來她已經向我伸手,最后反而又縮了回去,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,然后說:“媽媽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,哥哥我不要了。” 世間的所有情感,都是一種儀式。通過“不占便宜”“人情往來”這樣的儀式,我們讓彼此知道“我記得你、我在乎你、我需要你”。 曹雪芹在《紅樓夢》里寫道: 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 通曉待人處事的方法,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記得你。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,有來有往大家關系才更緊密啊。 靠譜的人,永遠不會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汲汲營營,更不會處處揩油算計。他們眼里有星辰、胸中有大海,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,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。 ![]() 九 有一定的能力 靠譜的人,除了守時、重諾、謙虛、真誠等等之外,一定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,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,否則即便你態度再誠懇,姿態再謙遜,什么事都做不了的話,也不能成為一個靠譜的人。 靠譜的人,不拖別人的后腿,能完美地處理好自己的事情,與之相交,省心又省力。 在大事上看能力,小事上看一個人的品格。 那些能讓你放心的人,只要遇到重要的事,你一定就會先想起他。因為不用擔心,你交代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,走心盡力,隨時回應,絕不讓你焦慮。 經歷越多,越發覺得,靠譜是對一個人的人品最高級別的評價。 ![]() ? end ?
|